俄烏情勢詭譎 官股終結連三賣再度進場穩盤

俄烏衝突未解拖累美股收黑,官股場邊待命,今 (21) 日再度進場買超近 30 億元,法人表示,一旦俄烏衝突情勢再度升溫,恐讓通膨壓力加劇,並進一步影響半導體供應鏈。
俄烏戰事詭譎,台股今天早盤一度下挫逾百點回測月線,但在鋼鐵、航運拉抬下指數跌幅收斂,終場小跌 10 點作收,而因應地緣政治風險與升息壓力,官股券商在連續三個交易日賣超後,再度進場穩盤,今天再度買超 30 億元。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俄烏地緣政治風險後續發展仍應關注,一方面是若情勢升高可能加劇石油價格攀高,也會加重歐美通膨壓力;此外,烏克蘭為全球最大氖氣供應國,氖氣又是半導體晶面製程的關鍵原料,換言之,只要俄烏衝突風險也可能對半導體及記憶體供應帶來影響,例如加大拉貨力道與推升相關價格等。
在科技產業基本面,近期受到材料汙染影響,市場估計全球第一季記憶體供貨將有所減少,也因此讓近期記憶體報價預期紛紛上修,預料將進入正向報價循環。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目前包括通膨、油價與地緣政治風險等持續干擾市場,但基本上科技產業當前狀況仍健康,只要未來地緣政治風險與相關雜音有望降溫,相信台股動向仍將重返基本面驅動的狀態。
PGIM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表示,非經濟因素引發的股市下跌多為短線,預估本次的地緣政治風險亦為如此,台股走勢重點仍須視台灣經濟成長、台股企業獲利表現,以及聯準會動向而定。
目前我經濟成長動能持續,包括 2021 年 GDP 創近 10 年新高,2022 年仍有望繳出 4% 成長率,另一方面,台股企業基本面即使在基期因素下仍持續看俏,台灣上市櫃公司合計 1 月營收 3.58 兆元,改寫同期新高。
葉獻文指出,就評價面而言,台股低本益比顯示台股股價仍具表現空間,此外,去年第四季的台股企業財報中,有高達八成的企業獲利皆高於預期,顯示企業獲利力仍然強勁,而科技股方面,在晶圓代工、電子組裝、網通、IC 設計產業前景持續樂觀的基調不變之下,預期全年電子產業獲利率有機會再較去年提升 13.31%。
- 漲 564
- 跌 267
- 平 76
20,915.04
+371.64++1.81%
- 漲 385
- 跌 291
- 平 82
223.55
+0.86++0.39%
- 漲 248
- 跌 116
- 平 30
1,135.59
+25.12++2.26%
- 漲 33
- 跌 10
- 平 5
2,015.45
+15.94++0.80%
- 漲 312
- 跌 157
- 平 46
13,684.61
+109.39++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