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國在地化「三部曲」 本土公司定義大不同
Tag
隨著近來中國積極推動供應鏈在地化,當地大型企業採購也跟著轉向,不再以技術、價格為考量,而是將供應商在地化視為重中之重,供應鏈是否為「本土公司」的定義也與時俱進,業界普遍認為有三階段。
業界指出,中國當地產業處於萌芽階段時,因缺乏技術人才,大多由當地政府提供減稅方案,吸引國際大廠前往投資,藉此培養員工素質,並完善供應鏈生態系,國際大廠則扮演技術攜帶者的角色。
此時也因產業尚處於初期階段,當地企業大多將前往中國投資的國際大廠視為本土公司,並擴大採購,不過,隨著國際大廠因應當地不斷成長的需求,勢必新建廠房與擴充產能,當地政府即要求新廠採合資方式進行,為第二階段。
當地政府透過雄厚資金,成為股東結構中的一員,儘管仍未具有主導權,但可更深入了解技術及量產知識 (know-how),完善自身產業地位,最後,則由當地政府與當地企業採合資或獨資方式,將取得知識在地化,成為產業的主導方,為第三階段。
此時當地企業開始進入大量生產後,由於人力等成本大幅降低,產品價格也跟著下滑,直接與國際大廠競爭,藉此達到本土化,當地企業採購時即會優先選擇「本土公司」,與一開始的本土公司定義已大不相同,藉此滿足中國供應鏈自主化的需求。
業界坦言,中國具有雄厚資金的利基,加上三階段行為模式,可有效縮短學習知識的時程,進一步角逐市場商機,不過,若要與全球競爭,仍須講求技術領先,但當地企業大多扮演追隨者的角色,領先仍有段距離。
對於國際大廠或台廠而言,唯有不斷的追求技術,維持業界領先地位,同時鞏固自家人才,才可避免紅海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