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看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 提出五大觀點
和碩 (4938-TW) 董事長童子賢今 (17) 日受邀參與玉山科技協會座談,面對未來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提出「培養、蒐集、分散、聯絡、反省」等五大面向看法,並認為未來十年產業將充滿機會,同時也充滿隱憂與迷惑,需要進一步提升對關鍵零組件掌握度,才可望在 5G、電動車、低軌衛星等新興領域搶得先機。
童子賢表示,呼應聯發科 (2454-TW) 董事長蔡力行的投書示警,台灣需要積極培養人才、創意、創新創業環境,同時蒐集專利、水電、有用的資金,他舉例,台灣過去投資相對保守,像護國神山台積電 (2330-TW) 就有 80% 是由外資持有,國內資金則僅握有約 2 成持股。
分散則與近年美中貿易戰、國際局勢變化相關,童子賢認為,全球生產基地全球化趨勢不變,中國也因高齡少子化、平均薪資提高,讓廠商開始有印度、東南亞布局規畫,但中國並不會完全流失製造業,強調是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國家分享到相關製造利益。
產業上,童子賢表示,台灣長期倚賴半導體、資通訊及周邊零組件出口,急需擴大重視服務業,因服務業占台灣整體生產力超過 5 成,並斷言未來十年若台灣製造業仍無法跨出國際市場,將成為經濟發展、年輕人薪資成長的絆腳石。
童子賢也觀察到台灣近年出國留學人才並不如 40 年前,將造成國際連結不足,除跟既有上海、武漢等製造基地連結外,對於東歐、東南亞等未來市場,有要留心在文化、語言上的溝通與聯絡。
最後則是反省,童子賢表示,高科技製造業並不是台灣發明,台灣僅是其中重要的參與者,加上台灣國內服務業多來自外國,包含超商、速食店、影視等服務業都被美日所占據,因此需反省不能繼續重製造而輕服務,同時在公權力、法規限制上也值得反思。
展望未來,童子賢認為,台灣這幾年成功享受到半導體產業帶來的豐收,看好未來 5G、電動車、低軌道衛星都是新興產業發展機會,除了是台灣產業的機會,也將改變人類消費、通訊生態,同時影響國與國之間的競合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