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彭淮南開講〉回應外界批評?彭:盡信書不如無書 面臨危機要靠經驗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央行前總裁彭淮南今日接受國立清華大學名譽經濟學博士學位。(圖:央行提供)
央行前總裁彭淮南今日接受國立清華大學名譽經濟學博士學位。(圖:央行提供)

央行前總裁彭淮南今 (29) 日接受國立清華大學名譽經濟學博士學位,對於近來《致富的特權》一書對央行過去 20 年作為的負面評論,彭淮南雖未正式回應,但在致詞中可看出端倪,彭淮南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教科書列示的是原理原則,在實際應用時,要能因時因地制宜,而經驗判斷在面臨危機時,更是重要。

彭淮南提到,盡信書不如無書,正如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Mishkin 所說「貨幣政策既是科學,也是藝術」,需要以廣泛訊息為基礎,做出最佳決策。

彭淮南回憶起,1998 年 2 月,臨危受命出任央行總裁時即面臨了亞洲金融危機,當時資金不停地外流,新台幣持續貶值,銀行放款利率大幅上升,金融業隔夜拆款加權平均利率自 1997 年 1 月的 5.653%,至 1998 年 2 月升至 7.222%,經濟活動因而受到影響。

面對這些問題,教科書的制式反應是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並讓匯率自由浮動,也就是放任新台幣貶值,然而,新台幣貶值只會加速資金外流,難以改善國內流動性不足的現象。

也就是說,傳統作法既不能治本,也不能治標,而當時問題的源頭其實是在外匯市場,不少外商銀行利用制度漏洞,大量承作無本金交割的遠期外匯 (NDF) 去套利,即使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也難以奏效。

因此,央行首要的工作就是堵住這個漏洞,於 1998 年 5 月底宣布停止國內法人辦理 NDF 交易,先讓外匯市場趨於穩定,繼而實施有效的貨幣政策,以利經濟金融恢復正常運作。

彭淮南提到,「記得當時有位記者責難我,禁止承作 NDF 有違金融自由化,批評是開倒車,甚至將我類比為獨裁強人,但自由化並非毫無紀律,當自由市場因外部性帶來鉅大的社會成本,危及整體經濟金融穩定時,就有必要採取措施,消弭危機,一時之間,外人難以理解,以致遭受責難抨擊,但後來,這位記者升任某週刊的總編輯,終於在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寫了一篇報告彭總裁:我錯了的文章,承認當年的看法是錯誤的」,佩服其勇氣。

不僅如此,當時前總統李登輝也請辦公室蘇主任轉達「對的事情就做下去」的勉勵,也有外商銀行從業人員來函,表示「小草有無數的地上朋友,大樹唯有向天空傾訴寂寞,今日您不辭辛苦守護的成果,將是來日台灣的子子孫孫所要感謝與懷念的功績」。

彭淮南提及任職 20 年間面臨的各種大小挑戰,包括 1999 年的 921 大地震、2000 年的科技泡沫、2001 年美國遭受 911 恐怖攻擊事件、2003 年 SARS 等,以及 2006 年美國發生的次級房貸危機引發了 2008 年 9 月至 2009 年間的全球金融危機等,央行均一一沉著應對。

多年來央行政策、措施和制度改革等,使台灣多年來物價漲幅低而穩定,新台幣匯率也具有反通貨膨脹和反景氣循環的功能,有助經濟持續成長。

此外,彭淮南憶及,自 1971 年進入央行工作,一直到 2018 年卸任,這期間共事的同事們都會覺得自己做事很急切,不停撰寫分析報告,甚至在早年沒有電腦的時代,經常需要熬夜寫稿,由內人謄稿。

而現在即使卸任之後,仍十分關心各種經濟問題,始終想要將最好的政策分析及時呈現,供政府參考,彭淮南強調,庶幾不負國人期待,這是一生的志業。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