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產業景氣兩極化 法人估景氣K型復甦
揮別 2020 年多事之秋,展望今年全球經濟可望隨著疫苗研發邁向復甦之路,宏利投信表示,疫情對服務業造成巨大衝擊,但對製造業則相對輕微,在各產業復甦步調不一下,預期今年經濟將呈現 K 型復甦。
宏利投資管理環球首席經濟師 Frances Donald 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全球性衰退,尤其對服務業造成的衝擊相對較大,但對製造業造成的影響卻小得多,展望今年,在疫情期間提供生活必需品的行業 (如製造業及科技業) 將會持續增長,而受供需關係影響較大的產業 (如零售業及服務業) 可能會繼續下滑。
Frances Donald 指出,預期美元持續走弱,加上各大央行可能在未來 6 個月保持鴿派,可望為亞洲市場提供更為重要的推動力,由於低利率環境可能還會持續 10 年左右,因此投資者可能需要承擔更多的風險,並利用以往較少持有的高收益工具獲取所追求的收益。
宏利投資管理亞洲區 (日本除外) 股票投資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洲指出,隨著新冠肺炎疫苗陸續推出,亞洲似乎有望重新開放邊境並令經濟恢復正常,預期亞股將呈現產業輪動。
陳致洲進一步指出,亞洲受惠於外部需求旺盛,預期未來盈利增長預期將近高雙位數字,加上供應鏈遷移,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RCEP)》自由貿易協定,預期區內貿易可望繼續增長。
在市場部分,陳致洲點名看好中國,原因在於中國市場去年吸引 200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加上當地經濟持續復甦,以及受惠於三大產業支柱推動,包括科技、永續發展及「十四五規劃」所提出的「雙循環」,中國仍將是今年投資亮點。
陳致洲還說,美國新任總統上台後,中美關係預期將大致維持現狀,兩國之間將維持對話與競爭,但拜登政府或會較具可預測性,且敵對性較小,再加上兩國領導人將氣候變化定為共同目標,兩國關係或會有所改善。
整體而言,相較於東南亞,今年更看好北亞市場,部分原因是中美關係可能緩和、美元走弱將對該區域的順週期貨幣產生積極影響,以及中國與全球其他地區的增長差異將有機會導致更多資金流入中國。
- 漲 748
- 跌 110
- 平 49
20,787.64
+552.61++2.73%
- 漲 563
- 跌 140
- 平 54
223.89
+3.91++1.78%
- 漲 325
- 跌 46
- 平 23
1,129.33
+37++3.39%
- 漲 23
- 跌 17
- 平 8
2,030.13
+7.38++0.36%
- 漲 440
- 跌 64
- 平 26
13,469.87
+240.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