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外國白領人才 為什麼正在離開新加坡?

商業周刊
新加坡長期吸引國際人才,2019年外籍工作者占整體勞動力逾37%,但此現象因政策轉彎出現改變。(圖:商業周刊)
新加坡長期吸引國際人才,2019年外籍工作者占整體勞動力逾37%,但此現象因政策轉彎出現改變。(圖:商業周刊)

文●張方毓

新加坡一直以來是西方人士進入亞洲勞動市場的首選:乾淨、效率、低稅率。目前,香港在國安法和二波疫情雙面夾擊下,動盪不安,新加坡照理來說是資金和人才轉移的直接受惠者。

然而,彭博(Bloomberg)報導,新加坡猶如「大磁鐵」一般的國際人才吸引力,卻正在消退。

失業率創 10 年新高
本地人怨外國人搶工作

原因在於,新加坡正面臨史上幅度最大的經濟衰退,許多公司暫緩招聘;失業氛圍籠罩下,本地新加坡人埋怨外國人「搶工作」,政府修改政策、推動在地聘雇,多重因素交織成為對外籍人士越來越不友善的工作環境。

《CNBC》報導,與去年同期相比,新加坡第二季 GDP 減少 13.2%,比原本新加坡政府預測的數字還差。失業率升高至 2.9%,是 2009 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高數字。

對此,新加坡社群媒體上出現反對外籍工作者的聲浪,反對黨也紛紛把這個議題當成選舉主軸,例如這次奪下最多反對黨席次的工人黨就呼籲,應對外國人工作准證(編按:工作簽證)施加更多限制。

新加坡政府也的確祭出各種限制措施。5 月時,他們更改外國人工作准證門檻,規定若要申請工作准證,最低月薪調高為新加坡幣 3900 元(約合新台幣 8 萬 5 千元),並要求雇主應優先聘雇當地人。9 月初,新加坡政府再次把最低月薪門檻調高為新幣 4500 元,並且預告 12 月金融業最低門檻將升高至新幣 5 千元。

除此之外,8 月時新加坡政府更把 47 間公司列入觀察名單,包括銀行、基金管理和諮詢公司,理由是他們優先考慮聘雇外國人、沒有給予本國人公平的機會。

種種政策將對白領外籍工作者影響重大。外國藍領工作者僅占新加坡整體勞工 5%,相對的,新加坡政府指出,在金融業裡,資深領導階層約有 57%都是外國人。

一位住在新加坡的台灣人艾倫觀察表示,他從馬來西亞朋友阿蘭口中得知,她弟弟安迪原本拿著適用於技術人員的 S pass 工作准證在一流大銀行上班,賺著人人羨慕的高薪,沒想到疫情中,主管先暗示、再明示:今年工作准證到期,就不會再繼續申請了。阿蘭表示,安迪目前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再找不到工作,只好回大馬打拚了。

而艾倫自己也是,3 月,他工作的公司面臨倒閉,原本準備接一個講師工作,正好彌補空窗期,沒想到對方之後表示,艾倫不是公民或永久居民,拿的是家屬准證,為了保障本國公民的工作權益,他的工作同意函可能無法批准。煮熟的鴨子飛了。

一些跡象已經開始顯示,白領外國人可能正在離開新加坡。金融產業人力資源公司 Selby Jennings 主管安德魯(Andrew Zee)表示,4 年來第一次,一些人選的准證申請被駁回,不過後續透過上訴有成功取得准證。

工作簽證被駁回、租房減少
但短期仍比香港有吸引力

提供國際搬運服務的公司 Sirva Inc. 指出,2020 年 1 月到 7 月想要搬到新加坡的需求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 23%。專營外國人房地產業務的 Knight Frank 副執行行銷總監謝爾曼(Ella Sherman)表示,過去這個時候她通常可以簽下 4 個租約案,今年卻只簽下一個,而且得知許多老顧客決定返回母國。

不過,若是被新加坡認定為「必要產業」中的人力,則另當別論。例如教育產業,艾倫提及,4 月新加坡學校停課兩個月,薪水不但沒有調降,解封後,在幼教集團工作的朋友米蘭達還領到教學獎金,鼓勵老師繼續教課。艾倫評論,新加坡政府自有一把衡量該「保護」誰的尺,外國人如何在變動下找到出路,除了能力,還要有運氣。

目前來說,由於處境落差的關係,新加坡仍比香港更有吸引力。

獵頭公司 Boyden 私人財富管理部門高管拉胡爾(Rahul Sen)表示:「新加坡仍是有吸引力的目的地,許多企業為了進入大中華市場,原本打算在香港營運,現在都選擇落腳新加坡。」另外,避險基金公司 Citadel 日前宣布開設新加坡辦公室,美國生醫公司碧迪醫療(Becton Dickinson & Co.)也表示要擴張到新加坡。

短期來說,新加坡仍會是較好的選項,但長期來說,新加坡的保護主義,是否會趕跑更多國際人才和資金?仍須觀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713 期。

來源:《商業周刊》 1713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