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新冠病毒大流行 如何打破能源業2大神話?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能源業分析師表示,新冠肺炎 (COVID-19) 讓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巨頭最脆弱的一面現形,原本仰賴的兩大成長動力—石化產品和亞洲需求—不再成立,所謂的「大石油公司」(Big Oil) 被迫削減股利、出售或減記資產價值,債務也增加。

各國實施防疫封鎖措施,恰好碰上前所未見的需求衝擊,導致這些大石油公司在止於 6 月的一季蒙受巨大損失,今年很可能是全球石油遭遇過史上最糟一年。

能源類股今年來下挫 36%,在標普 500 指數所有族群中表現墊底。

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 (IEEFA) 分析師 Kathy Hipple 說,從財務角度來看,能源產業的前景黯淡,而且已經持續十年之久,「從 2010 年迄今,能源股表現始終讓人失望。」

Hipple 說,油商和天然氣商想靠業務籌措足夠的現金回饋股東,卻發現愈來愈難做到。資金短絀的油商選擇出售資產或背負更多債務,才能繼續支付股息和執行庫藏股,但這在財務上不是可長可久的辦法。

神話 1:石化產品有利可圖

Hipple 說,疫情打破的第一個能源業神話是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仍能從石化產品中獲利。石化產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過程的衍生物,可用來製造塑料、殺蟲劑和肥料。

能源產業把石化產品視為帶動大石油公司未來數十年成長的關鍵,可以抵銷汽車燃料需求下滑,稱之為「油氣產業最終的疆界」。

但 Hipple 說,即使在疫情爆發之前,這個賭注也錯得離譜,面臨過度競爭、市場供過於求、全球過度建設的困境。

英國石油 (BP) 上個月突然宣布同意以 50 億美元的價碼,把全球石化業務賣給 Ineos 公司,令業界許多人大為吃驚。之後 BP 宣布朝乾淨能源轉型的新戰略,目標在 2050 年之前實現「零淨碳排放」(net-zero-carbon)。

神話 2:亞洲需求源源不絕

另一個神話是「亞洲牙仙子」,也就是認為西方原油生產商、尤其是美國的業者能夠一直養仰賴亞洲能源的需求。然而,冠狀病毒引發的需求衝擊,加速打破這個論點。

殼牌 (Shell) 今年稍早預測,到 2040 年,全球對液化天然氣 (LNG) 需求將翻倍成長,美國出口將高速成長,在未來 20 年內激增 340%;而中國進口也會大量攀升,在 20 年內成長 116%。

但新冠肺炎爆發導致 LNG 供給過剩,加速推翻亞洲需求永無止息的論點。IEEFA 能源金融分析師 Clark Williams-Derry 說,美國產量增加,是奠基在亞洲需求能使美國 LNG 業者獲利的基礎上,但 LNG 明年預料將供過於求,現在的價格低到美國出口商已無利可圖,很多公司只能收掉。

Williams-Derry,美國 LNG 產業的出口大夢破碎,或許會成為疫情過後的「新常態」。

Big Oil 已死?

並非所有人都對能源業前景感到悲觀。BCS Global Markets 分析師 Ron Smith 預測,未來幾年油價可能略低於歷史平均水準,但斷言大石油公司、或石油時代即將滅亡可能言過其實。

他引述沙烏地阿拉伯前石油部長一席話:「石器時代結束,不是因為耗盡了岩石。問題在於,短期內—五到十年間—是否有任何資源可以替代石油作為運輸用燃料?我感到懷疑。」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