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觀察〉公民股各擁董事會優勢 彰銀經營權衝突恐升溫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彰銀股東會。(鉅亨網資料照)
彰銀股東會。(鉅亨網資料照)

彰化銀行 (2801-TW) 董事改選雖已落幕,但財政部與台新金 (2887-TW) 兩大股東的戰火仍無法平息,尤其台新金全面掌握審計委員會,握有大小議案生殺大權後,可預見未來董事會恐將衝突不斷,絆住彰銀前進腳步,公股陣營在積極捍衛經營權之際,該好好思考如何與台新和談,找出和諧分手的方式,讓彰銀甩開大股東爭執的陳年包袱,邁開步伐迎向新局。

彰銀自 2005 年台新金入主躍居為第一大民股後,曾在 2005 年到 2007 年期間,在財政部協助下,讓台新金取得董事會過半席次主導經營權,2008 年政黨輪替後,總經理改由財政部指派正式進入「公民共治」時期。

未料, 2013 年 2 月台新金拋出彰銀併台新銀的想法後,引發財政部反彈,2014 年 11 月雙方為了董事會設立審計委員會,因涉及席次變動雙方因沒有共識訴諸股權實力,最後由公股重新奪回經營權,台新金狀告法院讓雙方正式撕破臉對立。

19 日彰銀董事改選,以財政部為首的公股雖以多數席次優勢得以續掌彰銀經營權,但由於獨董席次全數失守,審計委員會拱手讓給民股,未來公股想要推動任何議案勢必少不了一番拚博。

雖然,獨立董事的「獨立角色」必須以客觀、專業的態度在董事會主要扮演監督、制衡角色,反對議案也必須對外公開揭露,接受外界公評,昨天改選結果出爐後,公股也公開喊話期盼能與獨董們秉持專業站在公司、股東與員工立場共謀最大利益。

從 19 日彰銀改選後第一次董事會的開會,雙方陣營為了常務董事與董事長推派選舉的「戰況」來看,未來公民股想要在董事會上理性討論、和諧共事恐有難度。

事實上,歷經 15 年來的公民股為了經營權纏鬥不休,每三年一次的經營權大戰,不僅兩大股東精疲力盡,對於員工、股東與公司來說也是一種傷害,可說是場沒有贏家的戰爭。

以現金增資來說,在兩大股東對峙下,彰銀想要辦理現金增資壯大資本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對員工而言,公民股互嗆、三年一次的經營權大戰也無助於提振士氣;再看彰銀的股利政策,今年通過配發現金股息 0.4 元、股票股利 0.4 元更是近 6 年新低,靠股息存老本的小股東內心更是心酸。

從彰銀本屆委託書徵求情況來看,公股陣營仍可握有 5 成多的股權支持,這也意味著市場多數的小股東們仍十分認同財政部守護公股資產的理念,或許公股陣營在積極捍衛經營權之際,也該好好思考如何與台新和談,找出和諧分手的方式,讓彰銀甩開大股東爭執的陳年包袱,邁開步伐迎向新局。

鉅亨贏指標

鉅亨贏指標是鉅亨網APP的訂閱服務,提供78種選股策略,幫助投資人決策個股短線多空操作。

了解更多
加權指數
  • 624
  • 209
  • 74

20,543.40

-3.09-0.02%

櫃買指數
  • 572
  • 136
  • 49

222.69

+3.14++1.43%

電子指數
  • 320
  • 52
  • 22

1,110.47

-0.43-0.04%

金融指數
  • 20
  • 16
  • 12

1,999.51

-2.54-0.13%

非金電指
  • 325
  • 155
  • 50

13,575.22

+17.69++0.13%

Yes club ad
Yes club ad

相關貼文

活動講座

人氣排行

更多人氣新聞
cookies

為優化網站服務,鉅亨網使用Cookie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政策與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