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激情過後回歸平淡 成美股買盤無聲支柱
重啟經濟和復工題材帶動美股近期大漲,但投資人可能沒注意到,這波漲勢背後還有一股沉默的力量提供支撐:美元走貶。
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 ICE 美元指數週五 (5 日) 上漲 0.3% 至 96.95,但無力挽回最近幾個交易日的失地,本週累計下跌 1.4%。
美元指數如今距離 3 月中旬觸及的逾三年高點 103 愈來愈遠,自高點算起挫跌 5.9%,今年來則累計下滑約 0.6%。
Jefferies 全球股市策略師 Sean Darby 說,多個利多消息吸引投資人目光,激勵美股上漲,但美元近乎沉默的貶值,成為另一股少有人注意到的大盤支柱力量。
瑞穗證券美國首席經濟學家 Steven Ricchiuto 說,美元指數上週跌破逼近 99 的支撐,而且愈來愈接近「溫和的」支撐價位 96,從高點回跌 10% 的機率大幅提高。
美元貶值誰得益?
美元貶值通常有助美股走高,因為這意味著美國出口商品的價格更具競爭力,能吸引更多外國買家。
身為國際準備貨幣的美元貶值,對全球經濟成長是利多。今年稍早疫情嚴重衝擊經濟,世界各地企業一度爭相提取信用額度以囤積手頭美元,曾使融資成本驟升,逼得聯準會 (Fed) 擴大或新增和其他國家國家央行間的換匯機制,以確保美元流動性。
新興市場將鬆一口氣,因為美元融資成本不再繼續攀升。
美元走軟對大宗商品而言也是好消息,這代表用其他貨幣購買原物料的成本降低,而且能夠減輕國內經濟面臨的通縮風險。
Jefferies 的 Darby 說,如今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恐慌逐漸趨緩,而 Fed 仍持續挹注大量美元到全球貨幣體系。
同時,象徵市場通膨預期的 10 年期平衡通膨率 (Breakeven Inflation Rate) 陷入通縮之後開始回升,顯示股市走勢翻轉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就是由通縮轉為通膨。平衡通膨率指的是,相同到期年限的美國公債和美國抗通膨債券之間的殖利率差,反映投資人對未來的通膨預期。
紐幣、澳幣相對強勁
分析師說,美元自 3 月高點下跌,而且對大多數 G10 貨幣 (除了傳統避險貨幣瑞士法郎和日圓) 全都走軟,顯示市場願意再次承擔風險。
法國興業全球總體經濟策略師 Kit Juckes 注意到,本週紐幣和澳幣表現亮麗,兩者對貿易和景氣敏感,從美國和中國經濟數據報喜以及油價上漲獲得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