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生技長線需求增 持續獲市場青睞

鉅亨網記者鄭心芸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漸趨緩,不過疫苗、藥方和檢驗篩劑的短中長期需求仍持續增溫,在防疫掛帥下,生技、醫療和製藥相關產業前景佳,依然獲得市場資金青睞;美國生技指數 NBI 年初迄今仍有近 8% 表現,成為全球極少數繳出正報酬的市場,更是推升美股的重要關鍵之一。

美國政府積極補助經費、協助研發疫情和解藥,以及對檢驗篩劑需求有增無減的情勢下,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認為,此些政策與態度不但激勵生技、醫療和製藥相關類股的表現,更為相關產業前景增添更多正向因子。

根據美國醫療研究機構統計,今年以來的新館病毒藥物件數,迄今已有超過 146 以上的相關藥物,其中更有逾三成多的藥物都與研發疫苗相關,許志偉指出,這凸顯美國官方在政策面的積極支持態度,同時市場對於 9 月底、12 月底疫苗用藥有望上市做緊急使用,亦有助支撐相關板塊。

再就基本面而言,許志偉表示,全球市場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產業能見度迄今仍欠佳,但生技醫療製藥產業的能見度,不僅相對明朗,今年全年企業獲利預估上調 2%,更為極少數獲利上修的產業,顯示疫情帶來的需求增溫,已為相關板塊挹注成長動能。

另一方面,正由於政策面的積極正向,許志偉認為,美國政府對於相關產業的積極補助和協助研發下,相關企業在資本支出規劃上,反而更較其他產業要來得正向。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過去干擾生技醫療製藥板塊的藥價題材,許志偉表示,由於目前包括:美國總統、國會和民主黨候選人在支持度和政策上,都已經轉向於年底大選前不再提過藥價相關議題;故隨著藥價相關干擾議題暫時拿掉,對相關板塊也形成正向因子。

若就評價面而言,以過去三次經濟衰退期為例,許志偉指出,不論是在 2001 年科技泡沫、2009 年金融海嘯,或是 2020 年以來迄今疫情帶來的衝擊,醫療產業占 S&P 指數比重都從平均 12% 攀高至 16%;這也意味當景氣前景混沌時,資本市場資金相對青睞醫療產業。

加權指數
  • 624
  • 209
  • 74

20,543.40

-3.09-0.02%

櫃買指數
  • 572
  • 136
  • 49

222.69

+3.14++1.43%

電子指數
  • 320
  • 52
  • 22

1,110.47

-0.43-0.04%

金融指數
  • 20
  • 16
  • 12

1,999.51

-2.54-0.13%

非金電指
  • 325
  • 155
  • 50

13,575.22

+17.69++0.13%

Yes club ad
Yes club ad

相關貼文

活動講座

人氣排行

更多人氣新聞
cookies

為優化網站服務,鉅亨網使用Cookie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當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政策與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