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降存款基準利率 中國人行採不對稱機率高
武漢肺炎 (COVID-19) 在全球肆虐之際,全球央行緊急出手降息,但中國人行 (PBoC) 卻遲遲未有動作,僅 2 月份調降一年期及五年期 LPR,3 月份 LPR 則意外不動。不過,人行副行長劉國強在 2 月底時曾指出中國人行會在適時調整存款基準利率,在 LPR 調降落預期空後,市場將焦點轉向存款基準利率調整上。
以中國經濟來看,第一季 GDP 出現負成長恐怕已是無法避免,目前一般預期將衰退約 7.5%,更差的情況則是衰退 12.6%。因此中國恐需要更全面性的降息以刺激經濟,並減少社會成本。
目前中國主流降息方式主要利用利率市場化改革,以調降 LPR 進行。但調降 LPR 是要求銀行業「讓利」給企業,因此一昧降低 LPR 並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前述已提到是銀行「讓利」,這是有損銀行業業績。
自從去年中國進行利率市場化後,LPR 躍居中國貸款市場主要參考指標。但持續調降 LPR,銀行不斷「讓利」之下,中國銀行類股已不受外資青睞,這也反應在銀行權重占指數比重高的上證指數,走勢遠低於深證及創業板指則可看出端倪。
而為了平緩銀行業「讓利」的損失,降低存款利率的重要性開始慢慢突顯出來。整體而言,近數個月來貸款利率下調趨勢,已大幅壓縮銀行業利差,而適當降低存款基準利率能直接抵消銀行業獲利損失。
目前中國人行在利率市場化方面還不願放鬆存款基準利率管制,主要因為以美國利率改革經驗來看,同時解除存、貸利率管制,極度考驗銀行業的資產負債管理機制,改革不當可能引發銀行業風險。
因為全面性的利率市場化往往意味著放開貸款利率下限,放開存款利率上限,銀行利差可能出現被動壓縮的壓力。
一方面,存款利率上限解除,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可能進一步上調存款利率,吸引存戶,除造成資金大幅轉移外,也會中小銀行業的存款負擔上升。
另一方面,提高存款利率,意味銀行資產端就要提高風險溢價,增加高風險性的放款,以保持利差。一旦資產負債管理不當,就可能引發類似 20 世紀 80 年代美國存貸危機的風險。
所以從美國利率改革來看,現階段中國銀行業才剛從經濟改革開放中走出,因應風險能力與經驗不足,尚不宜取消存款基準利率和上限的限制。
不過,以目前中國整體經濟發展需求來看,適當調整存款基準利率,尚不會對利率市場化進程造成過度的負面影響。
一旦中國人行在近期對存款基準利率進行調整,可能會採取不同天期調整不同利率幅度的「不對稱降息」機率較大。因為現今中國一年期內各類存款利率已偏低,能調整有限。而兩年期以上利率相對較高,能調整的空間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