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來了?俄皇精準轟炸掀「石油焦土戰」 美國如何避免經濟衰退「內傷」
撰文 ‧ 今周刊編輯團隊
《流動與流動性(Flows & Liquidity)》,這是摩根大通證券固定在每周末出版的「旗艦級」分析報告;3 月 6 日星期五,負責編輯的摩根大通全球策略團隊,如常完成這項例行公事,但埋在其中的一句結論,卻不尋常:「看起來,美國衰退幾乎是確定了……。」
負責撰寫報告的要角之一是 Nikolaos Panigirtzoglou,在摩根大通工作已 12 年;此前,他曾在英國央行任職許久,對於利率、市場資金變化的背後意涵,自有高人一等的敏感度。3 月 6 日的報告中,他的結論,就是從美國企業債市場最近的資金變化狀況推導而來,「這條渠道,正在放大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衝擊。」
引信:油價焦土戰開打 沙、俄石油減產協議破局,美股崩跌
他或許沒有想到,就在趕工寫報告的同一日,一場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會議結論,很快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勢頭,把他的擔憂搬上真實世界。
開會的成員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俄羅斯(合稱 OPEC+)等國代表,主要議題:「是否延續目前的石油減產措施」。去年 12 月,相關各國達成減產協議,至今年 3 月底之前,每日減產 210 萬桶,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原油需求下,延續減產不但合情合理,而且原本外界甚有預期,減產的手筆還可能更大。
3 月 6 日當地時間上午 10 點多,各國代表陸續入場,然而,約莫 5 小時的閉門會議後,驚爆談判破裂。在俄羅斯總統普丁授命下,俄國能源部長諾瓦克(Alexander Novak)一路堅決反對減產。
對此結果極度不滿的全球產油龍頭沙烏地阿拉伯,隔日強悍表態,宣布大舉調降 4 月份石油出口價格。沙、俄之間,「油價焦土戰」正式開打。
3 月 9 日,布蘭特原油期貨和西德州原油在亞洲交易時段,一度狂瀉 3 成,恐慌情緒無時差的瀰漫全球,美股道瓊、標普 500(S&P500)指數期貨暴跌。數小時後美股開盤,2 大指數一度「熔斷」暫停交易,道瓊指數收盤下跌 2000 點,創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經過一日摧殘,道瓊指數自今年高點至 3 月 9 日,已下跌 19.3%,距離「自 1 年內高點修正 2 成」的「熊市定義」,僅剩不到半步之遙。
不只道瓊,美國 3 大指數中的標普 500、那斯達克,修正幅度都已來到「牛轉熊」的最後臨界點,防線的厚度、剩下的跌幅空間,僅有 1%上下。
格局:全球步入熊市從歐股到新興市場牛市防線都失守
再往外看,歐洲防線則已潰堤,英、德、法、西、義等股市的修正幅度,皆已殺破牛市底線。而新興市場的金磚國度當中,仰賴原物料出口為經濟命脈的巴西、俄羅斯等,同樣也已失守代表牛市的那條防線。
這是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全球資產價格首度面臨遍地野火式的熊市威脅;股市榮枯宛若地表經濟的額溫槍,當股票市場走入牛熊肉搏階段,反映的,就像摩根大通報告裡的預警,是幾乎確定的經濟衰退格局。
「沙、俄舞劍,意在美國!」獲外國投資機構評為「亞洲最佳石化產業分析師」的棣邁產業顧問總經理何耀仁指出,「沙國與俄羅斯因減產意見不同撕破臉,導致油價暴跌,這只是表層因素。」他認為,兩國真正的意圖,是利用油價下跌的焦土策略,逼迫美國頁岩油減產或停產,「唯有如此,才能結構性地解決過去幾年來,國際原油市場供過於求、價格疲弱不振的問題。」
來源:《今周刊》 第 1212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