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小螺絲入口鑽出金 鴻君集團董事長鄭鴻君
模具工出身的鄭鴻君,靠技術與服務,成為全台前 3 大螺絲螺帽模具廠。古道熱腸的他常聯手同業爭取訂單,不僅在模具界沒敵人,還累積隔行創業能量與人脈。2005 年因一場演講,和北醫教授合作,開啟轉型契機。
為惡補臨床專業,他拜牙醫為師熬夜上課,獲植牙權威贈送手繪草圖,4 年燒 2 億元研發費,做出全台第一根全製程人工牙根。國內市場長期被歐美、韓國品牌盤據,他研發專利塗層,可縮短治療時間,價格便宜 5 成,提供醫病更多元選擇。
上午 8 點,國內人工牙根龍頭鴻君科技員工排隊等電梯,董事長鄭鴻君卻連一分鐘都不願枯等,三步併作二步爬樓梯上 3 樓辦公室。「工作就是我的最大興趣,創業 29 年來,就算前一晚喝醉、生病,隔天照樣準時進公司。」急性子的他,早上 7 點先巡模具廠,接著坐鎮牙材廠,2 間公司都用他的名字命名,透露「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決心。
鄭鴻君小檔案
出生:1960 年(60 歲)
家庭:已婚,育有 2 子
現職:鴻君集團董事長
學歷: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管、模具雙碩士,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管博士
重要經歷:螺絲廠品檢員、課長
休閒:種水果
座右銘:學海無涯
經營心法:精打細算快狠準
產學合作 成牙根龍頭
故鄉高雄岡山是台灣螺絲螺帽的生產重鎮,高雄工專(現為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模具科畢業後,鄭鴻君投入螺絲螺帽模具製造,靠技術品質,5 年內拚成領頭羊,30 名員工年產值 9,000 萬元,是全台排行前三大的螺絲螺帽模具廠。「模具價格若有起伏變動,都是我在訂牌價,但我從不搞削價競爭,也不耍小手段,一切靠品質取勝。」鄭鴻君說。
「這行很多人從學徒拚到師傅,產品做得很漂亮,但不會賣,都會來找我幫忙。」學生時代就擔任學生會會長、班代表的鄭鴻君,會聯手同業爭取訂單,還派妻子林玉燕協助同行設外銷部門,不僅在模具界沒有敵人,還累積隔行創業能量與人脈。
2005 年他回母校進修,聆聽北醫口腔醫學院院長歐耿良「人工牙根演變史和趨勢發展」演講,會後歐耿良提起產學合作,「同學們都推舉我,說跟我合作一定會成功,沒想到教授隔天真的跑來找我,他的熱忱打動我,也願意協助我規劃,就來做吧!」乍看之下,人工牙根與螺絲外型相似,傳統螺絲 1 公斤賣不到 1,000 元,但人工牙根一根動輒萬元起跳,勾起鄭鴻君的挑戰欲。
和北醫技術合作,讓鄭鴻君奪得先機,成為國內第一家全製程人工牙材製造商,5 年前在路竹科學園區打造全亞洲最大生產廠,產品行銷東歐、東南亞、日本等 10 國,1 年賣出 5 萬根,國內市占率約 10%,是國產牙根龍頭,3 年前又切入骨材,去年醫材合計營收突破 1.6 億元,二大事業體今年營收達 2.5 億元。
拚搏豪爽 貴人運不斷
身為長子的鄭鴻君,之所以這麼拚,全是為了脫貧。因父母長年務農,他兒時放學第一要事是割草給牛吃,「有時在路上遇到同學,看我牽著牛,他們覺得很好玩,我卻很自卑。」岡山有不少眷村子弟,軍公教家庭生活條件較好,鄭鴻君最羨慕同學有家人送來現做便當。他 15 歲就到螺絲廠打工,有次遇颱風水淹一層樓高,不會游泳的他勉強涉水走回家,險遭滅頂。
「我家環境比別人差,念職校畢業可以馬上賺錢。」一畢業就到螺絲廠任品檢員,3 個月升課長,「我的學歷當時算高的,加上從不挑工作,別人做不好的,我通通撿起來做,用工作表現讓老闆、客戶注意到我。」
看準螺絲大本營對模具的高度需求,1991 年,鄭鴻君靠著標會加上父母向親友借貸,勉強湊 100 萬元創業,「機器都是分期付款,我每天做到晚上 12 點,1 個人顧 3 台機器。」校長兼撞鐘緊盯品質,讓不少螺絲大廠樂於和他合作。
全球六角螺絲龍頭芳生螺絲的總廠長郭福南表示:「鴻君的開發能力強,遇急件會全力配合趕工,所以雙方合作超過 25 年。」
鄭鴻君的努力,也讓螺絲廠董事長願意提攜他,「早年春雨集團的創辦人李董事長對我特別好,每次他要去國外參訪,都會帶我一起,我就在旁邊惦惦聽、偷偷學。有事沒事老董就叫司機載他到我工廠泡茶聊天,從不事先約好,都說是要抽查我有沒有認真工作。」借助螺絲大廠的人脈與資源,讓鴻君模具訂單源源不絕。
樂觀豪爽加上愛交朋友,鄭鴻君一路走來貴人運不斷。事業穩定後,他重返母校攻讀碩、博士,「我是缺什麼就去補什麼,學校是人脈的集中營,說實在讀書也是交朋友,交朋友也是在工作,同學、教授都是寶藏,我這邊學一點、那邊學一點,受益無窮。」
2004 年政府推動螺絲產業升級,在模具產業深耕十餘年的鄭鴻君坦言:「我確實曾思考,如果未來要繼續擴廠,等於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產業過度集中相對風險也高,但要做其他產業,我又沒門路。」沒想到隔年一場演講,意外替他開啟另外一扇窗。
跨界錢坑 對不起老婆
「聽完演講,隔天教授就跑來找我,問我要不要做人工牙根?當時台灣還沒人做,我一看,簡直就是螺絲的翻版,這不就是我最熟悉的東西,財神爺都送上門了,能不做嗎?」分據產學界的二人一拍即合,為申請進駐路科,半年來回數十趟文件送審,最後連主管單位南科管理局科長也跳下來幫忙,協助取得蓋廠許可,2006 年牙材團隊成軍,2 年後正式進駐路科設廠。
所謂人工牙根是以醫療級鈦金屬製成,透過手術植入齒槽骨,待骨整合後再安裝牙冠,滿足患者咀嚼及美觀需求。以往,台灣人工牙根市場多是歐美品牌的天下,瑞典 Nobel Biocare、瑞士 Staumann、美國 Dentsply、Biomet 與 Zimmer 全球前五大品牌,囊括逾 60%市占,近年韓國品牌在其政府 5 年補助 138 億元的政策性支持下,強勢崛起。
因牙根單價高,吸引不少台灣螺絲大廠加入開發行列,全盛時達 40 家,但隔行如隔山,不到 10 年陸續退出,只剩鴻君科技、京達與全球安聯 3 家。
鄭鴻君從傳產轉型跨入醫材,硬體廠房砸錢就能到位,但要徹底搞懂技術,他不惜到台北的牙科診所當「學徒」,「晚上 10 點牙科診所打烊後,牙醫師幫我特訓 2、3 個小時,下課已是半夜,沒高鐵可搭,我就搭客運 4 個半小時一路睡到岡山,下車剛好天亮,洗把臉直接去上班。」
相關人才需土法煉鋼、自行培訓,對急性子的鄭鴻君來說也是一種修煉。「有時找來的人方向錯誤,光設計就花半年,發現有問題全部報銷,幾千萬投資泡湯,時間又被耽誤。」4 年研發期已燒掉 2 億元,模具廠獲利形同左手進右手出,全投入牙材事業,讓鄭鴻君對在模具廠擔任業務、辛苦接單的太太感到抱歉,「她本來想說快要可以退休,結果好好的日子被我搞了這麼大一個錢坑。」
親測成效 甘當白老鼠
不放棄任何觀摩學習機會,即使還在研發階段,鄭鴻君就積極參展,有次在越南展場上遇到一位國際植牙學會講師,2 人相談甚歡,「他當場在餐廳用餐巾紙,畫了一根人工牙根圖送我,叫我按圖再試一次。」回國後他請研發團隊重新調整,成為第一根 Ti-ONE101 產品雛形,2010 年取得認證。
目前歐美等進口人工牙根要價 1.5 萬元至 2 萬元,鴻君牙根定價 8,000 至 1 萬元,不僅價格便宜近 5 成,植體表面還以特殊噴砂加酸蝕專利處理,提高植體與骨頭接觸的表面積,「植體種下去後,原本骨整合可能要花半年,現在可縮短到 3 個月,骨質條件好一點的人,甚至只要 2 個月。」鄭鴻君把自己當白老鼠,陸續植了 9 顆牙,實際感受使用效果。
看似有競爭優勢,但臨床上有牙醫師認為:「比起歐美大廠累積 4、50 年歷史,台灣人工牙根上市時間短,缺乏長時間臨床數據佐證,基於保險起見,我不會輕易更換,何況每家廠牌的器械鑽頭都不一樣,要整套換掉也是成本,還有操作熟悉度問題。」
儘管困難重重,但鄭鴻君不氣餒,他總是鼓勵研發團隊:「一定要有好的產品去誘惑醫師,除了牙材,周邊器械輔具也要一併改善,否則如何讓他們正眼看你?」
初期,鄭鴻君只管生產,產品則交由經銷商推廣,但牙醫界就像武林,有少林、武當門派,「有的醫師喜歡、也有醫師怎麼用都不習慣,我曾因太過在乎,聽到醫師嫌刀具太銳利,怕不小心會切到神經,嚇得馬上回來改,哪知是這只是少數醫師的看法,反而流失原本 7 成的接受度。」
二子助陣 不靠經銷商
為更精準蒐集使用者意見,鄭鴻君 6 年前要求 2 子加入行銷團隊,長子負責海外業務、次子負責國內推廣,2016 年起國內市場不再由經銷商操盤。
擔任市場行銷總監的長子鄭育淵表示:「業務不能只是銷售產品,在醫療與臨床專業知識上要很強,現在資訊這麼發達,遇到問題第一次不會,就查國內外臨床文獻,或向牙醫學會請教,唯有做到能幫牙醫師解答疑惑,才能讓他們越來越依賴你。」
為了拓展台灣市占,鄭鴻君在北中南舉辦學術研討會、植牙技術交流會,也開放牙醫師報名訪廠,盼取得更多牙醫師認同。
京湛牙醫診所院長周浩暉指出:「歐美品牌是以外國人做人體實驗,西方人與亞洲人的齒顎結構落差不小,以上顎後齒植牙為例,台灣患者常見牙床骨頭不足,植體從設計就必須調整,才能提高成功率,我看過鴻君的製程與工廠環境,不輸國外大廠。」
聽聞周浩暉的評價,技術底出身、事事要求完美的鄭鴻君,故作搞笑地搔搔耳朵稱:「國外品牌經銷商光要反映醫師意見到總部,都非常不容易,但我不一樣,牙醫界隨時找得到我,如果東西不好,一直在我耳邊唸唸唸,我哪裡受得了?」「人家說 10 年磨一劍,或許適用在傳產,但牙材要花 2 倍、3 倍時間,我只是初段班,還要持續努力。」真金不怕火煉,鄭鴻君堅信天助自助者,其餘則交給時間來證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