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搜:

熱門行情

最近搜尋

全部刪除

〈工業技術與資訊〉鐵三角助轉型 拼出台灣新經濟

工業技術資訊月刊
(圖片:工業技術資訊月刊)
(圖片:工業技術資訊月刊)

台灣新創事業終於可以用無形資產融資,而扮演台灣經濟成長要角的廣大中小企業,現在面臨轉型升級挑戰,不只有科技需求,更有資金需求。工研院日前攜手金融投信、品牌顧問業者,希望能以引進穩定的中長期私募資金,作台灣企業轉型的有力後盾。

工研院日前舉辦「轉型升級鐵三角 打拼台灣新經濟」論壇,邀請來自政府、金融與科技等跨領域專家,共同為台灣企業轉型升級出謀劃策。
工研院日前舉辦「轉型升級鐵三角 打拼台灣新經濟」論壇,邀請來自政府、金融與科技等跨領域專家,共同為台灣企業轉型升級出謀劃策。

私募基金是針對特定投資人,非公開募集,並以股權投資為主要目的的基金。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命脈,也攸關許多民眾的家庭生計。企業要轉型,升級要資金,工研院繼推動無形資產融資後,再一次結合資金與科技市場,找出台灣隱形冠軍,鎖定智慧製造、智慧醫療以及循環經濟三大領域,串聯金融投信、全球品牌管理協會共同合作,透過私募基金的金援力量,助企業轉型升級,大步邁向國際!

技術、管理與資金 引產業入新境

工研院日前舉辦「轉型升級鐵三角 打拼台灣新經濟」論壇,邀請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副院長彭裕民、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全球品牌管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台灣工研新創協會會長高繼祖、工研院創新公司總經理戴逸之等來自政府、金融與科技等跨領域專家,共同為台灣企業轉型升級出謀劃策。

林全能開宗明義指出,政府在協助台灣產業轉型所扮演的角色,其一是挹注資源,讓工研院有更多創新能量,培育輔導更多潛力團隊;其二,需降低資金注入障礙;或鬆綁相關法規,刺激資金投資,例如以租稅優惠吸引資金來台,為台灣新創事業或企業轉型注入活水。

「中小企業是台灣的經濟主體,中小企業轉型有兩件事很重要,第一是要國際化,第二就是二代接班時,要有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工研院院長劉文雄進一步表示,要提供台灣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能量,私募基金絕對是最有效率也是最可行的方法,「唯有從技術面、管理面、資金面三方結合,才能把台灣經濟帶到新境界。」

企業轉型資金 私募基金最適合

多年來,工研院以創新科技產業化推動產業升級,帶動台灣一波波產業發展。扮演工研院新創公司堅實後盾的創新公司,總經理戴逸之也指出,台灣有許多企業透過工研院、創新公司平台,成功從早期的委託設計製造(ODM)轉型為品牌管理,從消費者端順利打入企業端市場,「有了技術能量、有了品牌管理,企業就具備了升級轉型的條件。」

戴逸之以工研院新創成立的兆晟奈米科技為例,透過工研院與創新公司平台,與量測儀器業者致茂科技合作,透過以大帶小模式,成功打入國際半導體大廠供應鏈;而創新公司也曾協助一家專為美國文具大廠代工的傳產業者,因上游客戶調整,業績深受影響,創新公司協助其進行品牌授權、調整產銷結構,逐步走出丟失代工訂單的困頓,營業額重返高峰。

轉型需要技術與品牌,資金就是邁向成功的臨門一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集結工研院、全球品牌管理協會與金融投信業者,形成鐵三角來協助企業轉型升級的目的,」戴逸之表示,轉型資金哪裡來?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PE)就是很合適的來源。

產業升級必備五大軟實力。
產業升級必備五大軟實力。
引私募基金助成功轉型

劉文雄以美國經驗指出,與創投基金相比,私募基金是長期而穩定的投資,台灣目前對私募基金的討論還不夠熱烈,可能是受到法規架構的限制;「再來就是市場成熟度的問題,其實,私募基金對於新興產業、二代接班的產業,應該都幫得上忙。」

「像是國際大廠希捷(Seagate)、戴爾等,都曾受惠私募基金的協助,找到企業轉型、站穩市場的新契機,」劉文雄分享。

希捷原是硬碟公司,筆記型電腦上市後,面對產業的急速變化,希捷引進私募基金,快速進行產業併購以提高市占率,至今不僅未被市場淘汰,還能持續穩定成長;原是個人電腦大廠的戴爾,也遇到經營瓶頸,創辦人麥可戴爾於 2013 年引私募基金協助,將股權全數買回,待公司體質調整完畢後、成功轉型後,在 2018 年再度掛牌上市。

無論是向外併購或爭取升級轉型的時間與空間,私募基金都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劉文雄認為,「私募基金讓企業得以重新調整,並瞄準可能的市場,台灣企業如果也能得此協助,就能帶動國內經濟。」

工研院扮技術顧問 創造更大價值

做為鐵三角之一的全球品牌管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指出,私募基金協助產業有幾個模式:以大帶小,結合工研院技術與私募基金,為企業重新找到成長動能;第二,績優中小型公司,可引募基金向外併購,拿到進入國際市場的門票;第三,成立品牌控股公司,將 ODM 公司推向國際;第四,以大聯大模式進行水平整合,成立產業控股公司,提升價值與競爭力。

對於引私募基金為產業轉骨,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態度樂觀,他表示,近年私募基金逐漸受到重視,許多金控公司也在私募投入資源,但許多投資者對產業及技術不了解,有工研院可提供技術領域的諮詢,是很大的幫助,也能讓私募整合型專案創造更大價值。此外,私募基金除可提供企業金援,還能扮演資源整合、媒介的角色,產生良性循環。

「無論是美中貿易戰或日韓貿易戰,都給了台灣一個機會,目前國際局勢對台灣相當有利,我們有人才、有技術,只要大家一起投入,把餅做大,讓台灣成為私募的 Hub(中樞),」張錫信心滿滿地說。

工研院要扮演的角色是從技術層面切入協助。
工研院要扮演的角色是從技術層面切入協助。
投資三大領域 再創台灣經濟高峰

引入私募基金已是共識,但究竟該投入哪些產業?論壇專家也提出建議。

劉文雄表示,應聚焦對台灣經濟長期有發展的產業,如智慧機械、智慧醫療、循環經濟等三大領域。以台灣的核心機械製造業來說,目前正面臨二代接班以及工業 4.0 的挑戰,透過資金能助其升級轉型。智慧醫療部分,台灣有很好 ICT 技術能量,以及豐沛的醫療人才與資源,再加上資金的挹注, 將可創造下一波的經濟發展。在循環經濟領域,台灣已是屬於 FIRSTIER 的國家,未來可往歐洲市場發展,為產業開創新的成長動能。

張錫觀察,現在私募基金的標的大多是上市櫃公司的子公司,或未來趨勢的公司,若有像工研院這類技術紮實的夥伴,協助做技術研判,必能創造更多價值。張錫認為,智慧醫療、長照領域很有潛力,可結合新技術發展預防醫學;循環經濟是國際趨勢,政府也積極投入,其具備市場密集與資本密集的特性,相當適合私募基金投資;而物聯網、智慧製造隨著 5G 發展有越來越高的需求,也是私募基金適合的標的。

台灣工研新創協會會長高繼祖表示,台灣的製造業與醫療都相當有競爭力,一如台灣的半導體、光電以及 LED 產業,都是經過長期規畫與耕耘,才有今日成績。相信智慧製造、智慧醫療與經濟循環三項產業只要肯長期深入發展,加上中長期計畫與穩定預算,就有機會在未來 10 年躍上國際舞台。

台灣要做創新經濟典範

「工研院的技術能量,可以幫助資金投入對的企業,工研院、金融投信以及品牌業者,三大支柱,缺一不可,」劉文雄認為,資本市場與科技市場的結合,除了需要完善法規的支持,讓投資者更有彈性,也需要市場的推廣,才能長期發展,最後則是必須要能找到深具成長空間以及能夠配合改變體質的企業,當資金一進來,就能一舉達成轉型升級的期待。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也認為,很多人認為「企業的成功是靠 LUCK(運氣)」,但正解應是資金、技術、市場串在一起,無法只靠機緣成就。而私募基金也在這次推動新經濟轉型過程中找到一個機緣。

「短期的市場像選美,長期的市場像舉重,」劉文雄妙喻,當企業已經走過初創的選美階段,工研院要扮演的角色是從技術層面切入協助,厚植長期發展實力;而私募基金的投入,則是協助企業有能力舉重,帶動產業長期發展,走得更遠。

政府、金融、科技 跨域專家齊聚一堂。
政府、金融、科技 跨域專家齊聚一堂。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35 期 2019 年 11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行情

相關貼文

left arrow
righ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