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贏了中美戰第一回合 但第二回合中國「佔了上風」
自 2018 年 3 月以來,中美貿易戰已經你來我往,互相收取關稅地打了 12 輪的戰役,隨著 10 月兩國新一輪的談判即將到來,哪一方才能贏得這場貿易戰呢?
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的主要目標,有兩個,一是削減美國對世界貿易逆差,特別是中國。第二,迫使全球生產供應鏈,轉移到中國以外的國家,以消減中國長期的經濟實力基礎。
對中國來說,過去在貿易戰裡主要採取防禦的措施,目標在於減少對數十年建立起來的供應鏈造成損害,並保持可以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然而,因中美雙方目標的差異,未能達成貿易協議。
至今為止,可以說川普打贏了中美貿易的第 1 回合,儘管美國對世界的貿易逆差尚未縮減,但中國的生產供應鏈,已遭到破壞。
統計 2019 年前 7 個月,美國自中國進口年增率減少了 12.3%,同期間,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也年減了 10.3%,這與川普的目標相符合。
不過若加總全球對美國的貿易來看,在 2019 年前 7 個月的同一段時間裡,美國整體進口量增加超過 60 億美元,貿易逆差由 2018 年同期的 4945 億美元,增加到 5060 億美元,顯示貿易戰的開打,讓美國的貿易逆差並未縮小,反而更大。
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所所長 Zhiwu Chen 認為,川普貿易戰背後的真正目的,可能不是想單純減少美國整體貿易赤字。迫使生產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並削減中國經濟實力,才是川普真正想要的。
以紡織產業為例,企業們越來越相信,美國的貿易政策不會有逆轉的機會。兒童服飾連鎖店 Carter’s 首席執行長就曾表示,他們認為這些關稅將會無限期的存在。
儘管 2018 年 7 月之後,美國自中國進口的商品關稅才真正開始徵收,然而,從更早之前,川普不斷的放話以及威脅,已造成中美貿易之間許多不確定性,數據也顯示,企業從中國外移到東南亞的趨勢正在加速。
香港大學亞洲政治研究主任 Heribert Dieter 認為,如果說對中國生產供應鏈的破壞,是貿易戰第 1 回合的話,那麼川普可說是大致完成了目標。不過隨著雙方進入下一階段的談判,兩國的立場,可能已經轉變。
Heribert Dieter 指出,中國不再急於達成協議,因為北京當局已瞭解到,就算未來達成任何協議,都無法扭轉供應鏈遭到破壞的事實。與此同時,川普想達成協議的動機更加積極,因川普正面臨尋求連任成功的壓力、美國商業界對川普的聯合投訴,與美國經濟出現放緩的局面。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Heribert Dieter 認為,接下來雙方極可能達成一項「蜻蜓點水」似的協議,中國不太可能做出特別的讓步,包括華府之前一直要求中國的結構改革以及加強監管機制等,可能都不會有太大改變。中國是否能成為中美交手第 2 回合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