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正式“入摩” 首批226股已被納入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賈運可
昨日(5 月 31 日)交易結束後,首批 226 只中國 A 股股票被納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納入比例為 2.5%,宣告 A 股正式 “入摩”。儘管本次納入只是 A 股 “試水”MSCI 的第一步,但也是極為關鍵的一步,意味著 A 股向全球資本市場的 “中心舞台” 堅定邁進,而國際資本市場也因 A 股的加入更加豐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當日下午,A 股納入 MSCI 啟動會在上海舉行。上交所總經理蔣鋒在啟動會上表示,A 股的成功納入,源於 QFII、RQFII 以及滬港通等多種投資渠道的建設、各項交易制度的完善和政策的開放,更源於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成果的認可,印證了中國資本市場正逐漸擴大的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
MSCI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亨利 · 費爾南德茲明確表示,希望未來 MSCI 指數納入 A 股的步伐能夠邁得更大一些。他還透露,結束首次納入及提高納入因子的過程之後,MSCI 將考慮 A 股市場的中盤股。“如果納入中盤股,MSCI 新興市場指數的成分股將增加至 1300 只,其中超過 600 只來自中國,這將是"跨越性的一步"。”
A 股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2013 年開始,MSCI 首次宣布啟動 A 股納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的審議及徵詢工作,之後 A 股開啟了一段長達四年的 “入摩” 之路。2017 年 6 月 21 日,MSCI 宣布將 A 股納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A 股闖關 MSCI 終獲成功。又經過了近一年的相關準備,A 股終於正式 “入摩”。
5 月 31 日下午,A 股納入 MSCI 啟動會在上海舉行,來自上海市政府、MSCI、滬深交易所的有關負責人以及境內外約八十家金融機構的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標誌性時刻。期間,上交所總經理蔣鋒、深交所副總經理李輝以及 MSCI 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亨利 · 費爾南德茲發表了致辭。
蔣鋒在致辭中表示,A 股納入 MSCI 之路歷久彌堅,篤志而行,是 A 股市場邁向國際化的重要一步。今天的成功納入,不是終點而是起點。上交所將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積極探索交易所國際化的新模式、新機制、新思路。
李輝指出,引入境外投資者是中國資本市場以開放促改革的重要方式,證券交易所作為資本市場的核心機構和重要平台,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深交所積極回應市場關切,將持續推動制度、服務與國際接軌,以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對接更廣泛的境外投資者群體。
亨利 · 費爾南德茲則在演講中說,“除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之外,我也相信國際投資者將在投資中國的過程中,提升專業水準,增長投資經驗。未來,MSCI 將努力理解並鼓勵這些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步伐。我希望這可以推動中國 A 股以更少的步驟更大的規模納入 MSCI。”
根據 MSCI 估計,追踪 MSCI 指數的資金總額達 3.7 萬億美元。另據新華社報導,首批 226 只中國 A 股股票於昨日交易結束後被納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納入比例為 2.5%,納入完成後其市值佔 MSCI 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為 0.4%。在對納入標的進行動態調整的基礎上,9 月 A 股納入比例將提高至 5%,對應權重達到 0.79%。
目前,市場主流觀點是,A 股 “入摩” 初期將吸引約 1200 億元人民幣規模的投資,其中主動型基金佔了大多數。不過,這些資金可能並不是在 6 月 1 日 A 股開市後湧入。日前,MSCI 中國業務負責人陳凱指出,為了盡量減少跟踪誤差,追踪 MSCI 指數的被動型基金的操作在今年 5 月 31 日 A 股臨近收盤時已經完成,而主動型基金的操作更為靈活,可能已經提前佈局 A 股。
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從昨日市場表現看,A 股基本實現了平穩 “入摩”。
盤後數據顯示,市場運行平穩,總體表現為持續上漲,上證綜指最高 3098.08 點,最大漲幅 1.86%;收報 3095.47 點,漲幅 1.78%;成交 1851.99 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減少。滬市 MSCI 納 A 板塊上漲 1.81%,成交 760 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 14%。
從資金流入情況看,滬股通流入 MSCI 納 A 板塊金額明顯放大,買入金額增加至 112.7 億元,創年內單日最高,約為近一個月平均水平(44 億元)的 2.5 倍;146 只樣本股上漲率 91%。從尾盤表現看,最後 5 分鐘,MSCI 納 A 板塊上漲 0.13%。滬股通買入 MSCI 納 A 板塊金額 20.28 億元,佔其全天買入金額的 1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 6 月 A 股 “入摩” 闖關成功以來,國內券商就對這一事件進行了持續跟踪。華創證券在其最新發布的 A 股 “入摩” 專題策略報告中指出,A 股納入 MSCI 後,將增大外資對 A 股的配置。據測算,中長期帶來的增量資金將有望達到 1.7 萬億元。
對於 A 股的國際化進程,常跑一線的賣方分析師感觸頗深。某券商家電行業研究員最近在參加某白電公司組織的賣方機構交流活動時偶遇多個老外,不由在朋友圈中感慨 “居然有外資機構開始覆蓋(公司調研)了”。不少券商研究員認為,隨著 “入摩” 後 A 股國際化進程的深入推進,未來在調研上市公司的時候與老外邂逅的頻率會越來越高。
國內日益壯大的私募機構對 A 股 “入摩” 的長遠影響也予以積極評價。尚雅投資石波日前指出,由於 A 股納入 MSCI 的緣故,今年可視作 A 股國際化的元年,未來國內投資人的投資理念需要和國際靠攏。他認為,做大權益市場可以降低全社會槓桿比例,不過只有增加長期投資者的入市規模,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才能提升 A 股的投資屬性。相比國內投資者手裡的 “短錢”,“入摩” 後,外資將為 A 股市場帶來更多的 “長錢”,這對 A 股構成中長期利好。
亨利 · 費爾南德茲明確表示,希望未來 MSCI 指數納入 A 股的進程不再採用小範圍擴大規模、小比重提升權重的方式,而是 “步伐能夠邁得更大一些”。